個案分享(一):中鋼煤倉防塵網鑽掘式PC基樁工程
工程實績
工程名稱: 中鋼W1主料廠 南側新增防塵柵網基樁工程
業主: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
營造: 聯鋼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
基樁規格: PC基樁 ∮50cm×25m
地點: 中鋼W1主料廠
福人工程開工日期: 2017年3月2日
本工程為煤倉防塵網測試工程,亦為行政院院長-林全所指示為示範之工程。除了各承包商與營造方在工作上的協調、進度安排、時程管控、工安督導、業主監督及政府單位的視察上作好三級品管的工作,工址地形更是挑戰了基樁工程的經驗及技術。
*對於基樁工程,分成三個重點問題分析評估:
問題一、該工程最大的挑戰,在於某些基樁位置與建物過於靠近,以及鑽掘機與基樁中心點之間的地形高差過大問題:其風險為→承載機具之軟弱沉泥沙質黏土層是否過軟而沉陷或崩塌,導致鑽掘機(重達100噸)翻覆之危險。雖有鋼鈑樁作臨時擋土結構,但對於施工包,卻不能百分之百保證無危險之虞,不然工安就不會列為首要目標了。
問題二、地下結構物過於凌亂:多年沒使用之管線、無再使用之基礎、箱涵、排水溝、還有化學管線等,造成施工的進度延誤。
問題三、上部結構的限制:廠區與廠區之間時常有過多的輸送帶、連接廊道、管線設施等,使鑽掘機(鑽掘機高度達27m)、吊車、拌漿設備等施工機具拆機組機達六次,迫使施工成本提高。

↑本工區主要分為6區(5個主工區+1區16支)
開工前之場堪:
↑地下無用之結構物過於凌亂。
↑考量點:此段第一排基樁甚為好施工,站立於上方AC路面與回填土覆蓋過鋼板樁再鋪設鐵鈑方能承載鑽掘機;但是,第二排基樁位置距離路面4~6m之距離而無法施作(一般鑽掘機履帶踩立至欲施作的基樁中心距約1.5-2m)。解決方式為:待第一排基樁施工完畢,藉由水泥漿與回填土之固化再鋪設鐵鈑,方能作施到第二排基樁。此方式雖可加速施工進度,卻必須背負著土讓與水泥漿尚未固化至適當強度,無法承載鑽掘機重量而沉陷,導致機具翻覆之風險。
↑原本為解決第二排基樁施工困難而製作的臨時施工構台。雖為方便、機動性甚高,但施工速度較慢,依然擔憂當鑽掘機踩立在施工構台上,迫使所承載之黏土層產生不均勻沉陷。
↑PD100鑽掘機微傾斜的情形,此時第一排基樁已經完工,水泥漿與黏土也已固化至適當強度,正在施作第二排基樁。
↑基樁工程之上一工項 : 開挖廠商土方高程區分界線。簡易標示土方量,協調須清楚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。
↑樁位測量放樣:協力廠商-龐榭測量公司。
↑第一區施工:PC基樁進料吊掛儲放。
↑拌漿設備組立完畢。
↑裝載25噸水泥車進料,水泥拌合槽、水槽、打漿幫浦已就位。
↑第一排基樁施工。
↑PC基樁接樁,GMAW氣體遮護金屬電弧銲接,採全周滿銲。
↑利用第一排鑽掘出來的地下殘土與水泥漿攪拌,鋪設成臨時施工平台,方能施作至第二排基樁位置。
↑第二排基樁施工。
↑PC樁下樁至離孔底1m,吊掛靜置約10~15分鐘,方可鬆脫鋼索,此舉為使PC樁底多1m保護層。
↑樁頂高程檢測。
↑地形限制,鋪設鐵鈑作施工便道,仍擔憂發生機具翻覆之風險。
↑鑽掘機上下斜坡時,須控制27m高之鑽掘輔助管傾斜度,以平衡機體。
↑技術成熟及經驗豐富的領班師傅,慢速謹慎移機。
↑某些基樁位置與上方輸送帶重疊,施工困難。設計單位變更基樁位置,工期延宕。
↑鑽掘機拉管組立中。雖然六個工區之間甚為鄰近,但廠區間之物料輸送帶之限制下,但迫使鑽掘機、吊車、拌漿設備等拆組多達6次,工期延宕。
↑基樁工程完工之開挖成果。
↑後續廠商植入鋼筋籠插接筋、灌漿、及PC打底之工程。
↑插接筋完工。
↑進度時程之管控,此進度時間為106年5月23日。
2022.2.22更新